我的购物车
测试商业思维:3步判断你是否适合创业(附实操案例)
  • 测试商业思维:3步判断你是否适合创业(附实操案例)

测试商业思维:3步判断你是否适合创业(附实操案例)

测试商业思维:3步判断你是否适合创业(附实操案例)自己对创新创业的想法,商业创新创意的点子,商业计划书创意点子,分析一下自己是否适合创业,创新创业初步想法,我的创新创业想法,商业创意方案摘要例子,怎么验证自己交易系统的可行性,如何验证创业想法可行性,如何测试自己的商业模式,如何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,怎么验证我的想法是否被人知道,如何评估你的想法是好的商业机会,怎样测试我的商业模式行不行呢,如何验证想法是对的还是错的,如何提高商家列表的曝光,怎样判断是否具有商业实质,如何验证一个商业模式是否可行,怎么验证自己的想法对不对,如何判断一个想法是否可行,如何验证一个想法靠谱,怎样验证自己的策略是否可行,如何验证商业可行性,如何验证自己的想法对错,如何验证网购中商家说的是真的,如何确定自己的想法是对的,如何验证自己的想法,如何验证一个商业模式可行性,怎么验证商业模式,如何验证市场可行性,怎么测试自
加入 XUEYIXUE 您的经验,就是价值;您的浏览,也能创收!

测试商业思维:3步判断你是否适合创业(附实操案例)


分类:学投资 作者:量子学堂_0 发布时间:2025-10-27 22:36:25 浏览:5 次 关注作品 举报

想知道自己的商业思维能不能支撑创业,别靠 “我觉得我能行”,也别死啃理论 ——得用实际行动试、用真实反馈改。

下面这套方法,从自测到实战再到复盘,每一步都能落地,看完就能上手。


一、先做 “基础自测”:5 分钟问出你的商业思维短板


不用写复杂问卷,就对着下面 6 个核心问题,结合日常经历答 “是 / 否 / 偶尔”,重点是要举自己的真实例子(没例子 = 没思考)


1. 问题 / 需求洞察力:你能 “看见别人看不见的麻烦” 吗?


关键问题:

你会不会经常想 “这事儿能不能更方便点?” 比如:

▶ 小区里老人买菜要走 20 分钟,你有没有想过 “要是能送上门,收 5 块跑腿费有人要吗?”

▶ 买奶茶时总等半小时,你会不会琢磨 “能不能提前线上点,到店直接拿,还能加个‘少糖备注’功能?”

例子参考:

有人发现 “上班族中午带饭,公司微波炉总排队”,于是在写字楼楼下摆了个 “加热柜”—— 扫码付费(1 元 / 次),提前预约加热时间,这就是从 “痛点” 到 “机会” 的思考。


2. 价值创造:你想的 “解决方案”,真有人愿意买单吗?


关键问题:

别只说 “我想做 XX”,要能说清:

▶ 给谁用?(比如 “给 30-40 岁职场妈妈”,不是 “给所有人”)

▶ 解决什么具体问题?(比如 “帮她们省出陪孩子的时间”,不是 “让她们更方便”)

▶ 别人为什么选你?(比如 “我做的辅食能直接加热吃,比外卖健康,比自己做省 1 小时”)

反例提醒:

有人想做 “手工笔记本”,觉得 “我做的好看” 就够了 —— 但没考虑 “学生党嫌贵,上班族用电子笔记”,最后囤了 500 本卖不出去,就是没搞懂 “价值主张”。


3. 客户导向:你会 “站在对方角度想”,还是 “我觉得好就行”?


关键问题:

▶ 你做决定时,第一反应是 “我觉得这个好”,还是 “客户会在意这个吗?”

▶ 比如你想做儿童玩具,是先买材料做自己喜欢的造型,还是先问家长 “你买玩具最担心什么?”(比如安全、能不能开发智力)

实操例子:

有个做宠物用品的,一开始想做 “好看的猫窝”,后来问了 10 个养猫人,发现大家更在意 “猫窝能不能拆洗(猫掉毛难清理)”,于是改成 “可拆洗帆布猫窝”,销量立刻上来了。


4. 盈利思考:你能算清 “赚不赚钱” 的基本账吗?


关键问题(别嫌麻烦,必须算)

▶ 你卖的东西,一单赚多少钱?(比如卖手作耳环,材料 5 元 / 对,卖 20 元,一单赚 15 元)

▶ 拉一个客户要花多少钱?(比如在朋友圈发广告,花 100 元推流,来了 20 个客户,单个客户成本 5 元)

▶ 有没有 “隐性成本”?(比如耳环要包邮,快递费 8 元 / 单,实际一单净赚 7 元)

通俗解释:

别只看 “卖 1 单赚 15 元”,要算 “拉客户花 5 元,快递花 8 元”—— 这就是 “单位经济账”,算不清这个,卖得越多亏得越多。


5. 竞争意识:你知道 “对手是谁”,自己的 “优势在哪” 吗?


关键问题:

▶ 你想做的事,现在有人在做吗?(比如你想做社区团购,对手可能是美团优选、小区里的宝妈团长)

▶ 你和他们比,不一样的地方是什么?(比如美团要次日达,你能 “当天订当天送,还能帮挑新鲜菜”)

例子参考:

有人在学校附近开奶茶店,周围已经有 3 家蜜雪冰城(低价),他就主打 “现煮珍珠,少糖不腻”,针对喜欢 “健康口感” 的学生,反而占了 1/3 的市场。


6. 执行力:你是 “先做再说”,还是 “永远在计划”?


关键问题:

▶ 你想过的小想法(比如在闲鱼卖闲置、做小区代买),有没有真的花 1 小时启动?

▶ 遇到问题时,是先抱怨 “物流太慢”,还是先想 “能不能换个快递,或者提前和客户说清楚时效”?

反例提醒:

有人想做 “自媒体分享职场干货”,计划了 3 个月 —— 想账号名字、拍视频脚本、纠结用什么软件剪辑,结果至今没发第一条视频,这就是 “执行力缺失”。


二、实战验证:用 “低成本小事” 试出真本事(重点!)


纸上谈兵没用,找个 “花小钱、花短时间” 的事做,3 个月内就能见分晓。推荐 4 个最适合新手的实战方向,附具体操作步骤:


1. 最小可行性项目:花 500 元、1 个月,试 “能不能赚到钱”


这是最直接的测试 —— 选一个 “小到不会亏太多” 的项目,比如:


选项 1:闲鱼卖手作(比如串珠手链、黏土摆件)

操作步骤:

① 成本控制:花 200 元买材料(淘宝批发串珠、包装),剩下 300 元备用;

② 启动:拍 3 张手链照片(不用专业,手机拍,加文字 “手工串珠,可定制尺寸”),挂闲鱼;

③ 测试点:

有没有人问?(验证需求:3 天内有 5 个人问,说明有人感兴趣)

能不能卖掉?(挂 10 天,卖出去 3 条,每条赚 15 元,说明能盈利)

遇到问题怎么解决?(比如客户说 “珠子容易掉”,下次加胶水固定,这就是 “迭代能力”)


选项 2:小区代买服务(针对老人 / 上班族)

操作步骤:

① 发小区群:“代买蔬菜 / 快递,每次收 2 元跑腿费,当天送到家”;

② 测试点:1 周内有多少人找你?能不能按时送?会不会算错钱?

核心目标:别追求 “赚大钱”,重点看 “你能不能把‘想法’变成‘有人买单的事’”。


2. 客户访谈:找 10 个人聊,比你想 100 天有用


很多人创业失败,是因为 “想当然”—— 觉得客户需要,其实根本不需要。怎么聊?看例子:


如果你想做 “职场人午餐外卖”:

① 找客户:加 3 个职场人微信群,或者在公司楼下蹲点,说 “我想做更方便的午餐,耽误你 5 分钟聊聊,送你一瓶饮料”(没人会拒绝小好处)

② 别这么问:“你会买我的午餐吗?”(对方可能客气说 “会”)

③ 要这么问(开放式问题)

“你现在中午吃什么?觉得麻烦的地方是什么?”(比如 “外卖要等 40 分钟,菜容易凉”)

“如果有一家午餐,能提前订,到点直接拿,你愿意多花 5 块钱吗?”

“你选午餐最在意什么?(比如价格、口味、是否健康)

关键:聊的时候别反驳,比如对方说 “我觉得贵”,别解释 “我的菜好”,要记下来 —— 这是客户真实需求。


3. 案例分析:从别人的成败里学经验(逆向学习)


不用学大公司(比如阿里、腾讯),学身边的小案例更有用:


失败案例:小区里的 “生鲜便利店”,开了 3 个月倒闭了

拆解原因:

① 定位错:小区里有超市,它卖的菜比超市贵 20%,却没说清 “好在哪”;

② 成本高:租了 50 平的店,租金 8000 元 / 月,每天要卖 3000 元才够本,实际只卖 1000 元;

③ 你能学到:做社区生意,要么 “比别人便宜”,要么 “比别人方便”,别盲目租大店。


成功案例:学校门口的 “文具盲盒店”

拆解原因:

① 抓准需求:学生喜欢 “拆盲盒的新鲜感”,盲盒里放常用的笔 + 小贴纸,单价 10 元(学生能接受)

② 低成本:租 10 平的小店,租金 2000 元 / 月,每天卖 50 个盲盒就能赚 300 元;

③ 你能学到:小生意要 “抓细分需求 + 控制成本”。


4. 当 “内部创业者”:在现有工作里练手(零风险)


如果不敢直接创业,先在公司里 “模拟创业”—— 比如主动接一个 “新任务”:

例子:你在电商公司做客服,主动提 “我想试试给咱们店的老客户发优惠,提升复购率”

① 目标:1 个月内,让老客户复购率从 10% 涨到 15%;

② 要做的事:

找运营要老客户名单,分析 “他们之前买过什么”;

写优惠文案(比如 “您之前买的 XX 快用完了,这次下单打 9 折”)

统计复购数据,没达标的话,改文案再试;

③ 练什么:资源协调(找运营要数据)、结果导向(看复购率)、解决问题(文案不行就改)—— 这些都是创业需要的能力。


三、做完实战,怎么评估自己?(复盘 3 步走)


别做完就忘,花 1 小时复盘,比做 10 次实战还管用。


1. 先记录 “事实”(别带情绪)


把过程写下来,比如:

我做的项目:闲鱼卖手工耳环;

时间 / 成本:1 个月,花了 300 元(材料 200,快递 100);

结果:卖了 8 对,赚了 120 元(单价 30 元,成本 15 元 / 对);

遇到的问题:有 2 个客户说 “耳环太重”,快递丢了 1 单,我赔了 30 元。


2. 再问自己 4 个 “灵魂问题”(关键!)


① 我享受这个过程吗?

比如:虽然赚得少,但有人夸 “耳环好看” 时,我会不会开心?遇到快递丢件,是觉得 “麻烦死了”,还是想 “下次找靠谱的快递”?(如果全程觉得累,没成就感,可能不适合创业)


② 我错在哪?

比如:耳环太重没人买,是因为我没提前试戴;快递丢件,是因为没选有保价的快递 —— 这些都是下次能改的。


③ 我在哪方面吃力?

比如:写闲鱼文案时,不知道怎么说清楚 “耳环的卖点”(沟通能力短板);算成本时,没算快递费(财务意识短板)。


④ 我能根据反馈调整吗?

比如:知道耳环太重后,下次买轻一点的材料;知道文案不行,就去抄同行的好文案(别照搬,改改词)。


3. 找 “懂的人” 帮你看(别只听朋友的鼓励)


找开过小店、做过创业的人,把你的复盘结果给他看,问:

“您觉得我这次做的事,哪里体现了‘能创业’的特质?”

“您觉得我最缺的能力是什么?比如是不是不会算成本,还是不会找客户?”

(比如有人会告诉你 “你能快速改材料,说明应变能力强,但没算快递费,说明财务意识要补”—— 这样的反馈才有用)


四、“适合创业” 的 7 个信号(绿灯)vs 7 个危险信号(红灯)


对照看看,自己多是绿灯还是红灯:


绿灯(越多越好)


好奇:看到新东西(比如抖音直播卖货),会想 “他是怎么拉人的?怎么赚钱的?”(愿意学新东西);

不怕 “不确定”:比如做闲鱼卖货,不知道能不能卖出去,但还是先挂上去试(创业本来就没 100% 确定的事);

眼里有客户:比如做奶茶,会主动问 “你觉得今天的奶茶甜不甜?”(不是自己觉得好喝就行);

能落地:想做 “小区代买”,当天就发群里,而不是等 “明天再弄”;

看数据:卖耳环时,会记 “今天有多少人问,多少人买”,而不是 “卖了就卖了”;

会 “借资源”:比如自己不会拍照片,找会拍照的朋友帮忙,给她送一对耳环(杠杆思维);

不怕输:这次卖耳环没赚多少,下次想 “试试卖别的”,而不是 “我不适合做这个”。


红灯(越多越要谨慎)


追求完美:想做公众号,纠结名字、排版,1 个月没发一篇文章;

怕失败:担心 “卖不出去会丢人”,所以不敢挂闲鱼;

动机错:创业是为了 “不用上班、当老板”,而不是 “想解决某个问题”;

不听劝:客户说 “耳环太重”,你说 “是你戴不习惯”(固执己见);

不会算钱:卖了 8 对耳环,不知道自己赚了多少,也没算快递费;

爱抱怨:快递丢了,骂 “快递真垃圾”,而不是想 “下次怎么避免”;

不会沟通:找客户访谈时,问不出话,只能尴尬地说 “你随便说点”。


最后 3 个重要提醒(别忽略!)


1.商业思维能练:比如你现在不会算成本,多算几次闲鱼卖货的账,慢慢就会了 —— 没人天生就会创业;

2.创业不是 “一个人战斗”:你擅长做产品,但不会卖?找个会销售的合伙人(比如你做耳环,找个会拍抖音的朋友,一起分利润);

3.从 “最小的事” 开始:别一开始就想 “开个大店”,先做闲鱼卖货、小区代买 —— 这些小事试错成本低,还能帮你攒经验。


最核心的一句话:别想 “我适不适合创业”,先做 “一件最小的创业相关的事”—— 做完你就知道了。 比如今天花 1 小时,在闲鱼挂一件你不用的闲置,看看有没有人问,怎么和客户沟通,这就是商业思维的第一步。


这适合您吗?有没有从中得到什么启发呢?如果没有解决您的问题,需要商业策划、实操指导、投资融资,请加客服微信:yjd95588(发送999领取《实体店新媒体营销全集》)


普通人想逆袭成功,不知道怎么做,可以参照《可复制的财富自由之路》这门课程,按课程指导和专家团队陪跑,一步一步学习照做就可以啦!



对比栏关闭
购物车
我的足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