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业思维不是老板的 “专属天赋”,而是普通人也能通过训练掌握的生存技能 —— 小到摆摊卖水果,大到开公司,都需要用它判断 “做什么赚钱”“怎么少亏钱”。下面是经过 100 + 创业者验证的成长路径,每个方法都附具体案例和操作步骤,看完就能练。
先学会商业世界的 “通用语言”,再复杂的生意都能拆明白。
1. 掌握基础商业语言:用模型拆解身边生意
不用死记理论,找你常去的店练手就行:
商业模式画布:以奶茶店为例
客户细分(学生 / 上班族)、价值主张(15 元现做奶茶,比连锁便宜 5 元)、渠道(美团外卖 + 到店点单)、收入来源(饮品 60%+ 小料 20%+ 周边 10%)—— 照着这个框架填,你就知道这家店靠什么赚钱。
单位经济学(CAC/LTV):算清楚 “拉一个客户赚不赚”
奶茶店发传单获客,100 张传单花 50 元,带来 10 个客户(CAC=5 元 / 人);每个客户平均每月来 2 次,每次花 15 元,一年来 20 次,毛利率 60%(LTV=15×20×60%=180 元)——LTV 远大于 CAC,这生意就有得做。
精益创业(MVP):别一开始就开实体店
想做社区烘焙,先在小区群卖 “家庭手工蛋糕”(MVP 最小可行产品):用家里的烤箱,定价 39 元 / 个,先卖 10 个测试需求 —— 如果 5 天卖完,再租小工作室;如果没人买,就换品类,避免直接开店亏房租。
工具推荐:
《商业模式新生代》(看案例学框架)、《精益创业》(教你少走弯路)
关键动作:每周选 1 个品牌拆解(比如瑞幸的裂变:邀请好友得 8 折券,好友下单自己再得 5 元券,靠这个 3 年拉了 3 亿用户)。
2. 理解商业底层逻辑:别被表面热闹迷惑
价值交换本质:所有生意都是 “解决问题换钱”
小区门口的代收快递点,解决了 “上班族没时间取件” 的问题,所以能收快递柜 1 元 / 件,还能顺便卖水赚差价。
稀缺性原理:利润来自 “别人没有的东西”
技术稀缺(比如某奶茶店的独家茶底配方)、效率稀缺(比如顺丰比其他快递快 1 天,所以运费贵 20%)、资源稀缺(比如景区里的餐厅,只有它能卖热饭,所以价格比外面高 50%)。
系统思维:看 “链条” 不看 “单点”
滴滴早期补贴:给司机每单补 10 元、乘客减 5 元→用户和司机都来→数据变好看→拿到融资→再扩大补贴→最后用户多了,取消补贴也有人用(这就是 “补贴→数据→融资→规模” 的闭环)。
推荐学习:《国富论》(懂交易的本质)、《思考,快与慢》(知道用户为什么愿意花钱)
光说不练假把式,从低成本实验开始,哪怕只花 100 元,也能练出真本事。
1. 微观视角:生活就是你的 “商业沙盘”
每天花 10 分钟观察,记在手机备忘录里,比看 10 篇文章有用:
便利店观察:
为什么口香糖放在收银台?—— 结账时顺手拿,转化率高;
高毛利商品(比如进口薯片)在哪?—— 视线平齐的货架(弯腰或踮脚的位置放低价品);
人流转化率:早高峰 1 小时来 50 人,30 人买了东西(转化率 60%),比晚高峰的 40% 高,说明早高峰是黄金时段。
外卖下单分析:
一家面馆的 “25 减 8” 满减:假设面成本 8 元,满减后客单价 17 元,平台抽成 20%(3.4 元),净利润 = 17-8-3.4=5.6 元 —— 既吸引下单,又有钱赚。
短视频拆解:
美妆博主怎么赚钱?—— 先免费教 “3 步画眼影”(涨粉),再带货眼影盘(佣金 15%),粉丝多了接品牌广告(一条视频 5000 元),还能拉私域卖 “定制护肤方案”(客单价 299 元)。
行动指令:每周写 1 份 “商业观察笔记”,比如:
“本周观察:小区水果店
榴莲摆在门口(吸引路过的人问价);
草莓定价 25 元 / 斤(比超市贵 5 元,但新鲜,损耗率低);
微信会员满 100 减 10 元(锁客,会员复购比散客高 30%)。”
2. 中阶挑战:低成本商业实验(100-500 元就能试)
选一个你想做的方向,按下面的表格试一次,结果会告诉你 “能不能做”:
|
实验类型 |
目标 |
关键指标 |
具体案例(附数据) |
|
小红书知识变现 |
测试 “有人愿意为你的内容花钱吗” |
转化率、客单价 |
做 “应届生简历优化” 教程,定价 9.9 元,用 50 元投 “薯条” 推广→带来 100 个点击,20 人购买(转化率 20%),收入 198 元,净赚 148 元 —— 说明有需求,可扩大内容品类。 |
|
闲鱼套利 |
练 “找供需差” 的能力 |
资金周转率、毛利率 |
官网抢限量球鞋(1000 元 / 双),挂闲鱼卖 1500 元→3 天卖出去,资金周转率 3 天,毛利率 50%—— 下次可以试抢热门玩具、化妆品,看哪个更易卖。 |
|
线下快闪活动 |
算 “拉一个客户要花多少钱” |
获客成本、留存率 |
在社区摆 “咖啡试饮摊”:买 100 杯速溶咖啡(成本 50 元),扫码进群送试饮→进群 50 人(获客成本 1 元 / 人),后续有 10 人买了 29 元的咖啡券(留存率 20%)—— 如果开社区咖啡店,获客成本控制在 5 元内就赚钱。 |
3. 高阶推演:深度解剖成功案例(学别人怎么踩坑)
用下面的模板拆案例,比单纯看新闻有用:
案例:名创优品 “10 元店” 怎么赚钱?
核心痛点:年轻人想要 “便宜又好看的小商品”,但超市质量差,精品店太贵;
破局点:
供给端:找代工厂批量生产(比如一个杯子,订 10 万个成本就从 5 元降到 2 元);
需求端:选址在商场、学校附近,主打 “10 元均价”,吸引冲动消费;
关键动作:
▶ 减少 SKU(只卖 5000 种常用品,比如耳机、笔记本),提高采购量压低成本;
▶ 货架密集摆放(每平米摆 100 件商品,比普通店多 50%,提高坪效);
数据印证:单店月营收 15 万,毛利率 35%,比普通精品店高 10%(因为成本低)。
资源推荐:36 氪深度报道(看行业案例)、上市公司招股书(比如瑞幸招股书里的 “成本结构”,能看到它的咖啡原料占比多少)。
很多时候不是你没能力,而是思维有 “盲区”,用这些方法补漏洞。
1. 反直觉思维训练:别按 “常识” 做事
逆向思考:“如果我要让这个项目失败,会怎么做?”
比如想开早餐店,反向想 “失败操作”:选在小区后门(人流少)、早上 8 点才开门(错过上班高峰)、只卖包子(品类太单一)—— 把这些避开,成功概率就高了。
约束激发创意:“用 100 元 3 天赚 500 元,怎么干?”
方案:买 100 元的气球(50 个,2 元 / 个)和小贴纸,在幼儿园门口卖 —— 下午接孩子时,5 元 / 个(送贴纸),每天卖 30 个,3 天卖 90 个,收入 450 元?不对,再优化:加 “扫码进群减 1 元”,拉 20 个家长进群,后续卖儿童玩具,额外赚 100 元,总利润 550 元。
杠铃策略(来自《反脆弱》):90% 安全 + 10% 冒险
比如你有 1 万元创业资金:9000 元存定期(安全),1000 元试做闲鱼套利(冒险)—— 就算 1000 元亏了,也不影响生活;如果赚了,就能探索新方向。
2. 量化决策能力:别 “凭感觉” 做事
先记住几个 “行业关键数”,再练 “速算”:
关键阈值(记下来,对比你看的生意):
餐饮业:人效>5 万 / 月(比如 5 个员工,月营收 25 万,人效 5 万,达标);
便利店:坪效>3000 元 / 月(10 平米的店,月营收 3 万,坪效 3000,达标);
SaaS 软件:续费率>90%(100 个客户,90 个续费,说明产品有用)。
速算练习(看到数据马上算,练直觉):
看到一家水果店日均卖 50 斤苹果,单价 8 元,毛利率 40%→月利润 = 50×8×30×40%=4800 元;
再减去房租 2000 元、损耗 500 元→净赚 2300 元 —— 知道这个,你就明白开水果店能不能赚钱。
工具推荐:Excel(用 “数据透视表” 算销量排行)、概率树(比如 “开奶茶店,旺季赚 2 万、淡季赚 5 千的概率各 50%,平均每月赚 1.25 万”,帮你判断风险)。
3. 认知漏洞修补:避开 “想当然” 的坑
很多人创业失败,不是能力差,而是被 “认知偏差” 坑了,用下面的方法防坑:

别指望学一次就会,要建一个 “自动更新” 的学习系统。
1. 输入源矩阵:选对信息,少走弯路
不用每天刷大量内容,按这个表来,高效又有用:
|
类型 |
推荐资源 |
获取频率 |
怎么用(创业参考) |
|
商业情报 |
晚点 LatePost、虎嗅 |
每日 10 分钟 |
看 “奶茶店品牌新动作”(比如某品牌推出 “自助点单机”,你就知道可以降人力成本) |
|
底层逻辑 |
得到《商业参考》 |
每周 1 期 |
看 “预制菜为什么火”,本质是 “解决上班族做饭慢”,你就知道社区便利店可以加预制菜品类 |
|
实战复盘 |
腾讯大学 “创始人访谈” |
每月 1 次 |
看喜茶创始人说 “早期怎么选店址”(优先选商场出口,人流必经之路),直接抄经验 |
|
数据源 |
国家统计局、美团餐饮报告 |
每季度 1 次 |
看 “你所在城市的饮品消费增长 15%”,验证开奶茶店的市场需求 |
2. 输出强化认知:“教别人” 才是真学会
建 “商业案例库”:用 Notion 或 Excel 记,每次看到好案例就填:
案例名称:瑞幸 9.9 元咖啡
关键决策:降价吸引用户,靠规模压低成本
核心数据:降价后销量增长 50%,单杯成本从 12 元降到 8 元
我的启发:开奶茶店可以搞 “每周三 10 元特价”,拉新又促活
用 “简单类比” 教别人:比如跟爸妈解释 “SaaS 软件是什么”—— 就像 “小区的物业费,每月交 100 元,就能用保安、保洁服务;企业交 1000 元 / 月,就能用软件管理客户”,能讲明白,说明你真懂了。
3. 寻求高质量反馈:别自己 “瞎琢磨”
加 “实干型” 社群:别加整天发鸡汤的群,找 “有人晒真实数据” 的群(比如 “餐饮创业交流群”,有人问 “10 平米奶茶店房租多少合适”,有人答 “不超过月营收的 20%”)。
找 “刺猬型导师”:不是找 “什么都懂” 的人,而是找 “在某领域极专” 的人(比如你想做闲鱼,就找一个 “靠闲鱼月赚 5000” 的人,他能指出你 “标题没加关键词” 的问题)。
问对问题:别问 “我能成功吗”,要问具体问题:
“我想在小区开水果店,房租 5000 元 / 月,您觉得日均卖多少斤才能不亏?”
“如果您操盘我的奶茶店,第一个月会重点抓‘复购’还是‘拉新’?”
很多人学了半天没进步,是因为犯了这些错:
别 “纸上谈兵”:分析 “美团怎么运营外卖”,不如自己帮小区面馆做一次 “外卖页面优化”—— 比如把 “番茄鸡蛋面” 改成 “妈妈味番茄鸡蛋面,加量不加价”,看下单率有没有涨,实战比分析有用。
别 “碎片化学习”:刷 100 条 “创业短视频”,不如精读 1 份 “瑞幸招股书”—— 短视频只给碎片信息,招股书里的 “成本结构”“用户增长路径”,能让你系统懂一个生意。
别 “数据麻痹”:别用 Excel 算 “全国有 10 亿人喝奶茶,市场规模 3 万亿”—— 要算 “你所在的小区有 2000 人,其中 500 人喝奶茶,每月喝 4 次,你的店能抢 10% 的生意,月营收就是 500×4×15×10%=3000 元”,这才是真实的市场。
别信 “速成”:商业思维是 “每天进步 1%”—— 今天学会算 CAC,明天学会看毛利率,3 个月后你看生意的眼光,会比没学的人强 10 倍;别指望学 1 周就能开公司赚钱。
不用等开公司,现在就练:
下次路过街边水果店,试着算 3 个问题:
利润:日均 50 个客户 × 客单价 30 元 × 毛利率 40% - 房租 5000 元 - 人力 3000 元 - 损耗 1000 元 = 每月赚多少?(答案:50×30×40%×30 - 9000 = 18000 - 9000 = 9000 元)
陈列逻辑:为什么榴莲摆在门口?(因为味道大,能吸引路过的人,就算不买榴莲,也可能进店买其他水果)
定价策略:草莓损耗率高,为什么还敢卖 25 元 / 斤?(因为新鲜,愿意买的人多,高定价能覆盖损耗成本)
当这些问题变成你的 “本能反应”,商业思维就已经融入你的生活 —— 下次不管是打工、创业,还是理财,你都能比别人看得更透、做得更对。
这适合您吗?有没有从中得到什么启发呢?如果没有解决您的问题,需要商业策划、实操指导、投资融资,请加客服微信:yjd95588(发送999领取《实体店新媒体营销全集》)
普通人想逆袭成功,不知道怎么做,可以参照《可复制的财富自由之路》这门课程,按课程指导和专家团队陪跑,一步一步学习照做就可以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