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下是社会资本参与小微企业创新投资的主要途径,综合政府引导、市场化运作及政策支持机制:
社会资本与政府引导基金合作设立专项子基金,聚焦硬科技、早期创新项目,如广东省推动省、市、县三级政府基金联动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初创期科技企业 。
政府出资部分可让利(保本微利),降低返投比例要求并提供容错机制,提升社会资本参与意愿 。
争取国家新兴产业创投引导基金、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等在地方设子基金,社会资本可通过参股获得优质项目资源 。
社会资本联合高校、科研院所设立概念验证基金,支持原创技术商业化(如广东省政策明确鼓励设立)。
培育天使投资人群体,投资种子期项目;地方政府对落户基金给予高管补助及税收优惠 。
借鉴美国BDCs经验,设立专注中小企业的特殊投资公司,提供“债权+股权”融资及增值服务,政府配套税收差异化政策 。
与行业龙头共建产业基金,沿供应链投资小微企业创新(如生物医药企业联合突破菌种技术)。
社会资本联合实验室、高校等技术方,公益性资助早期研发,股权投入成熟技术转化 。
利用政府性融资担保增信:如政府为科创债券发行提供担保,降低社会资本风险 。
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:部分地方政府对投资损失给予补偿(如长沙风补基金)。
吸引险资、社保基金等长期资本通过S基金(私募股权二级基金)接续投资,解决退出周期匹配问题 。
通过股权投资份额转让平台(如广东试点)实现基金份额流动性退出 。
支持被投小微企业被上市公司收购或登陆科创板/北交所,实现资本增值退出 。
南通产业母基金:联合招商局资本设立子基金投资存储芯片企业华存电子,推动技术产业化 ;
长沙“三基金”体系:风补基金、转贷基金、天使基金组合发力,年服务超500家科技型小微企业 。
社会资本需借力 “政府引导基金杠杆+产业链资源整合+政策性风险缓释” 三重机制,重点布局政策支持的硬科技赛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