判断企业是否有“护城河”,核心是用“定量+定性+行业+资源+长期”五个维度交叉验证,既看财务硬数据,也看难复制的软实力,最终落地到“能不能长期赚稳钱、抗竞争”。
财务指标是护城河的“硬证据”,重点看长期稳定性,而非短期爆发。
1.资本回报率(ROIC)vs资本成本(WACC)
核心结论:企业连续5-10年的ROIC(投入资本回报率)高于WACC(筹资平均成本,通常8%-12%),才说明能持续赚超额利润。
2.毛利润+经营性现金流
根据瑞士信贷报告,可持续竞争优势只来自五类,每类都有明确的落地案例:
1.网络效应:用户越多,价值越强
2.无形资产:别人拿不走的“隐形资产”
3.成本优势:别人比你便宜还赚钱
4.切换成本:客户想换供应商,成本太高
5.有效规模:行业里“先到先得,后到没机会”
再好的企业,也离不开行业大环境,重点分析“竞争格局”和“进入门槛”。
1.行业地图:看市场份额稳不稳
2.波特五力模型:重点看“进入壁垒”和“竞争强度”
光有资源不够,还要看企业能不能用好。用四个维度快速判断:
1.价值性:资源能帮企业解决实际问题
举例: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技术,解决了新能源汽车的安全痛点,抓住了市场机会;而有些企业的专利的技术,没有实际应用场景,就没价值。
2.稀缺性:竞争对手很难拿到
举例:茅台的酿酒地理位置(赤水河沿岸,独特的微生物环境),竞争对手无法复制;而普通制造业的设备,花钱就能买到,不稀缺。
3.难以模仿性:不是靠钱就能学来的
举例:海底捞的服务文化(靠长期的员工培训、管理体系积累,竞争对手学不会);同仁堂的品牌历史(300年传承,新品牌再营销也追不上)。
4.组织利用:企业能把资源整合起来发挥作用
举例:阿里巴巴把电商、支付、物流、云计算资源整合,形成生态协同;而有些企业有优质专利,但没有销售、生产团队,专利只能“躺”在库里,无法转化为优势。
护城河的核心是“可持续”,短期优势不算数。
1.时间门槛:至少持续10年才达标
2.动态能力:能适应市场变化
评估企业护城河,本质是“用财务数据验证赚钱能力,用定性分析找优势来源,用行业结构看生存环境,用VRIO模型判落地能力,用长期视角看可持续性”。
不管是投资选标的,还是企业做战略,都可以按这个框架来:优先选“ROIC连续5年高于WACC+有明确护城河(比如品牌、网络效应)+行业进入壁垒高”的企业,同时避开周期波动、竞争激烈的赛道。
要不要我帮你整理一份护城河评估Checklist?包含每个维度的关键指标、判断标准和空白表格,你可以直接套用在具体企业上,快速得出结论。
这适合你吗?有没有从中得到什么启发呢?如果没有解决您的问题,需要策划、指导、投资、融资,请加客服微信:yjd95588(发送999领取《实体店新媒体营销全集》)
想逆袭不知道怎么做,可以参照《可复制的财富自由之路》这门课程,按课程指导一边学一边实操落地,不清楚就咨询你的专属智囊团服务专员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