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购物车
别死在「自嗨」里!商业想法验证的6步保命指南
  • 别死在「自嗨」里!商业想法验证的6步保命指南

别死在「自嗨」里!商业想法验证的6步保命指南

别死在「自嗨」里!商业想法验证的6步保命指南,如何验证我的商业想法是否靠谱,如何验证商业模式,如何获得商业想法,验证商业眼光,如何快速识别你的商业机会,如何验证商业模式的可行性,如何判断具有商业实质,如何判断商业模式是否可行,验证商业眼光的年轻人现在在哪,商业判断,如何验证商业模式成功与否,如何判断是否具有商业实质,如何测试商业模式,有创意的商业想法,新颖的商业想法,100个创意创业想法,商业想法有哪些,商业想法的例子,有趣的商业想法,商业计划书创意想法,100个创新想法,自己对创新创业的想法,商业创新创意的点子,商业计划书创意点子,分析一下自己是否适合创业,创新创业初步想法,我的创新创业想法,商业创意方案摘要例子,怎么验证自己交易系统的可行性,如何验证创业想法可行性,如何测试自己的商业模式,如何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,怎么验证我的想法是否被人知道,如何评估你的想法是好的商业机会,怎样测试
加入 XUEYIXUE 您的经验,就是价值;您的浏览,也能创收!

别死在「自嗨」里!商业想法验证的6步保命指南


分类:学投资 作者:量子学堂_0 发布时间:2025-10-27 11:03:14 浏览:7 次 关注作品 举报

开篇先泼冷水:90% 创业者死在 “没验证就 All in”


你花 3 个月写 BP、砸 20 万开发产品,最后发现用户 “嘴上说要,钱包不动”—— 这不是运气差,是你把 “我的想法” 当成了 “市场需求”。

比如去年有个创业者做 “社区生鲜上门切配”,觉得 “年轻人嫌洗菜麻烦”,结果上线后订单寥寥:访谈才发现,年轻人宁愿点外卖,也不愿等 1 小时配送 + 自己下锅;而愿意做饭的中老年人,又觉得 “切好的菜不新鲜”。


验证的本质,不是证明你多厉害,而是尽早发现 “你想错了”—— 省下来的时间和钱,都是你的命。


核心原则:别在办公室瞎琢磨!记住 4 个 “凡是”

1.凡是没问过真实用户的假设,都是瞎猜;

2.凡是需要花超过 1 万块验证的,都是浪费;

3.凡是用户说 “好” 但不掏钱的,都是客套;

4.凡是发现错了还不调整的,都是找死。


第一步:把你的 “天才想法” 拆成 “可打脸的假设”


别扯 “我要做一个改变世界的产品”,先回答 5 个问题 —— 每个问题都要落地到 “能验证”,而不是 “我觉得”。


假设类型
要问的 “扎心问题”
反例(自嗨) vs 正例(可验证)
价值主张假设
你解决的痛点,用户愿不愿意 “放弃点什么”?

反:“帮人提升效率”

正:“帮外卖骑手每天多送 5 单,少跑 2 公里”

客户群体假设
你的目标用户,具体在哪吃饭 / 聊天 / 花钱?

反:“年轻妈妈”

正:“住在北京朝阳、孩子 3 岁、每天在小区群聊育儿、月花 2000 元买母婴用品的妈妈”

需求假设
用户现在怎么解决这个痛点?愿意花多少钱?

反:“用户需要便宜的早教”

正:“用户现在给孩子报线下早教,每月 4000 元,觉得太贵,愿意花 1500 元买线上 + 上门结合的课”

市场规模假设
你能抢到的 “一小块市场” 有多大?(别扯 TAM)
反:“中国早教市场有千亿”正:“北京朝阳 3 岁孩子的妈妈约 5 万人,其中 10% 愿意试线上早教,我的目标是先抢 500 人(SOM)”
商业模式假设
你每赚 1 块钱,要花多少钱?(单位经济)
反:“靠会员费赚钱”正:“用户付 199 元会员费,获客成本 80 元,用户平均用 6 个月,能赚 119 元 / 人”

第二步:桌面研究 —— 别当 “睁眼瞎”,先查 3 件事


不是让你找行业报告装样子,而是搞清楚 “你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”—— 别人死在哪,你别踩。


市场调研:别信 “人人都需要”


比如你想做 “职场人午睡枕”,先查数据:某平台数据显示 “职场午睡产品复购率仅 12%”,因为用户买一个能用 2 年 —— 这就意味着你得不断拉新,而不是靠复购。


竞争对手分析:找 “他们没填的坑”


别只看 “对手有什么”,要看 “用户骂什么”。比如你想做奶茶店,看美团评论发现:蜜雪冰城用户嫌 “太甜”,喜茶用户嫌 “太贵”—— 那你可以主打 “低糖 + 15 元均价”,精准戳空白。


法规 / 替代品:别踩 “隐形炸弹”


有人做 “预制菜配送”,没查法规就开搞,结果因为没有《食品生产许可证》,货被查封;还有人做 “考研资料”,没发现替代品是 “免费网盘资源”,最后定价 50 元都没人买。


第三步:接触真实用户 —— 这步不做,后面全白搭!


最致命的错误:找亲戚朋友访谈—— 他们只会说 “好”,因为不想让你难过。你要找的是 “陌生人”,而且至少 10 个。


怎么找?3 个低成本渠道:

小区群 / 宝妈群:发个小红包,说 “想聊 15 分钟育儿问题,再送个小礼物”;

线下场景:比如做职场产品,去写字楼楼下的咖啡店,找穿正装的人聊;

垂直社区:比如做宠物产品,去豆瓣宠物组发帖,找 “养宠 1 年以上” 的人。


聊什么?别推销,只问 “3 个为什么”:

“你现在解决 XX 问题,用的是什么方法?”(比如问 “孩子不爱吃饭,你怎么处理?”)

“这个方法,让你最烦的地方是什么?”(别让用户说 “还好”,逼他说具体痛点)

“如果有个方法能解决这个烦,你愿意每月花多少钱?”(别问 “要不要”,问 “花多少”,看真实支付意愿)


警惕 “虚假信号”:

用户说 “这主意很棒”≠会买!比如有人问 “要不要用 APP 找附近的健身搭子”,10 个人有 8 个说 “好”,但追问 “你现在为健身花多少钱?”,有 6 个说 “不花钱,自己练”—— 这就是 “嘴上想要,身体很诚实地不掏钱”。


第四步:做 MVP—— 别搞 “完美主义”,能跑通就行


MVP 不是 “最小产品”,是 “最小验证工具”—— 花 1000 块能搞定的,别花 1 万。举 3 个接地气的例子:


MVP 类型
适用场景
实操案例
假门测试
想验证用户是否感兴趣
做一个 “上门修家电” 的着陆页,写 “30 分钟上门,修不好不花钱”,放 “立即预约” 按钮 —— 点击后提示 “正在拓展区域,留电话优先服务”。一周有 150 人留电话,说明有需求。
导览式原型
想验证服务流程是否可行
做 “定制生日蛋糕”:不用开发 APP,用微信接单,手动记需求,找本地蛋糕店合作代做。先跑 10 单,看用户会不会复购、愿不愿意加钱做复杂款式。
最简功能产品
想验证用户会不会用
做 “考研单词打卡” 小程序:只做 “每日 10 个单词 + 打卡提醒” 两个功能,别加 “积分、排名、课程”—— 看用户会不会连续打卡 7 天(留存率)。

关键:别追求 “好看”“全面”—— 你要的是 “用户会不会用、愿不愿付钱”,不是 “别人会不会夸你的产品漂亮”。


第五步:测试衡量 —— 别只看 “下载量”,要看 “真金白银”


定指标时,记住 “1 个核心指标 + 2 个辅助指标”,别搞一堆没用的数据。比如:


测试类型
核心指标(北极星指标)
辅助指标
假门测试
留资率(留电话比例)
页面停留时间
小程序 MVP
7 天留存率
每日打卡率
预售测试
付费转化率
客单价

最直接的验证:逼用户 “掏钱”


别问 “你要不要买”,直接搞 “小范围预售”。比如做手工辣椒酱,在朋友圈发 “50 元两瓶,下周发货,限 30 单”—— 能卖出 20 单,说明有人真愿意付钱;如果只卖出 3 单,说明你的产品或定价有问题。


第六步:迭代或放弃 —— 别跟 “错误的想法” 谈恋爱


验证完了,就面临 3 个选择,别犹豫:


坚持:核心假设都成立


比如你做的 “职场妈妈早餐配送”,预售卖出 50 单,7 天复购率 30%,单位经济是 “每单赚 8 元”—— 那就可以加菜品、扩小区。


调整(Pivot):部分假设错了,但痛点还在


比如你原来想做 “给大学生的租房 APP”,发现大学生嫌 “流程复杂”,更愿意找中介 —— 那就调整成 “大学生租房中介”,主打 “押金减半、免费换房”,瞄准原来的痛点(怕被骗、押金高)。


放弃:核心假设被打脸


比如你做 “校园二手书回收”,跑了 5 所学校,发现学生更愿意把书送给学弟学妹,没人愿意卖 —— 别硬扛,赶紧放弃!这不是失败,是省下了开发 APP、租仓库的钱。


创业者最该避开的 8 个 “死亡陷阱”


1.闭门造车:在办公室跟团队吵 “产品该加什么功能”,从不问用户;

2.亲友滤镜:把表姐、发小的 “好评” 当市场反馈;

3.推销式访谈:一见面就说 “我的产品超棒”,不让用户说话;

4.选择性听劝:只听 “好主意”,对 “这可能不行” 充耳不闻;

5.完美主义:在 MVP 里加 “会员体系”“评价功能”,半年都没上线;

6.混淆 “喜欢” 和 “付钱”:用户说 “你的奶茶好喝”,但从不复购;

7.忽视单位经济:获客成本 100 元,用户只花 50 元,永远亏;

8.怕失败不敢调整:明明发现用户不买账,还说 “再等等,会好的”。


最后:给你的 “立即行动清单”(别等明天)


今天花 1 小时:把你的想法拆成 3 个核心假设(比如:①目标用户是 XX;②他们的痛点是 XX;③愿意花 XX 钱解决),写在纸上;

明天找 3 个人:别找亲友,去目标用户聚集的地方(小区群、写字楼、垂直社区),聊 15 分钟,只问 “你现在怎么解决 XX 问题”;

下周做一个 MVP:花 1000 块以内,搞个着陆页、微信接单表,或者最简小程序,先跑 5 个用户;

记住:创业不是 “赌一把”,是 “用最小的成本试错”—— 你验证得越狠,死得越轻,活得越久。


这适合您吗?有没有从中得到什么启发呢?如果没有解决您的问题,需要商业策划、实操指导、投资融资,请加客服微信:yjd95588(发送999领取《实体店新媒体营销全集》)


普通人想逆袭成功,不知道怎么做,可以参照《可复制的财富自由之路》这门课程,按课程指导和专家团队陪跑,一步一步学习照做就可以啦!


对比栏关闭
购物车
我的足迹